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创新中外互译人才培养和集聚形式专题研讨会”在青岛成功召开
来源: 日期:2014-08-29 18:35:15 【字号: 】 阅览次数:

8月25日,整合国内外翻译资源倾力打造的“中国翻译研究中心”在青岛揭牌成立,以此为契机,中国翻译研究中心同步召开了“创新中外互译人才培养和集聚形式专题研讨会”(以下简称“中外互译人才培养研讨会”)。

“中外互译人才培养研讨会”的参会嘉宾规格空前,40余位海内外知名汉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外交家以及近百名中外嘉宾抵达青岛参加了会议。会上,在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刘和平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就“中外互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中外互译人才的培养”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文学‘译出去’,如果由外国人来译会有一些‘天生不足’,中国的翻译家也有一些局限,最好是中外翻译家组成的团队协作来完成。这样‘中西合璧’的团队,能较好地兼顾原著国家以及目的语言国家双方的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等,既保证忠于原著,又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狄伯杰教授表示。

《孙子兵法》土耳其语版的译者吉莱说,“译者是以目的语为母语的人比较好,然后,需要有一个原著语言背景的人来做后期的编辑,来校正一些双方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翻译偏差。”

文化部对外联络局翻译处处长蒋好书则认为,“跨语言的翻译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知识性的层面,即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第二是信息层面,即每天发生的即时新闻背景;第三个是娱乐信息传播的层面;第四个是咱们传统意义上的作品翻译层面;第五个则是较深层次的情感、价值观理念的层面。”

蒋好书表示,我们目前翻译业界的水准处于第几个层级,还有怎样的发展空间,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答案。她说,“未来翻译人才大有可为,中外合作也大有可为,我特别希望中国翻译研究中心,以及目前所有平台能够跨界合作,一块儿为这个事情服务。”

“翻译是一项孤独的事业,因为需要译者爱做这件事,并且能身临其境地感知和进入作家的生活和时代,唯有这样深的热爱才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在研讨会上发表了自己对于翻译之道的独特见解。

此外,陆建德还认为,应该更多发挥文学评论在在中外互译中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希望国外的学者多多关心中国的文学评论,要敢于对作品提出作品,敢于对作家提出批评,越严厉的批评对于作家往往是越有帮助的,对汉学家们推广中国文学作品也是有帮助的。

对于如何助力中外互译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形式,大家普遍赞同中国出版集团同北京语言大学共同签署的汉学人才联合培养计划,认为这种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开创了汉学人才培养的新天地。

“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出版集团的这个中外互译合作项目,不仅仅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标杆样本,更是中国翻译业界和高校间学术合作的破冰之举。”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王立弟表示。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这种研讨会的召开为海内外汉学家、翻译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的平台,期待中国翻译研究中心启动翻译相关研究课题和项目,让大家积极参与。对此,中国翻译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国夫表示,中国翻译研究中心会以研讨会、年度论坛、课题研究、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促进国内外汉学家和翻译家的学术交流。

打印】 【关闭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7 www.gtco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30028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428号